摘要:
[目的/意义]高校间协同创新不仅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方法/过程]基于长江经济带高校间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了影响网络关系形成的因素。[结果/结论]长江经济带高校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已初具规模,呈现出“多中心、层次化”的分布格局,且具有“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特点。理工类高校、研发团队规模和地理邻近性是促进网络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地理邻近性影响最为显著。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地理距离对网络关系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较为微弱。